尚一网讯
(常德晚报记者
张洵恺 徐睿
实习生
周定昌
)近日,常去常德城区滨湖公园散步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公园内中心湖里的水草突然疯狂生长,几乎“塞满”了整个湖面。“去年才搞的改造,刚改完那会儿水很清澈,现在是不是种的水生植物失去了控制,泛滥成灾,又把水给污染了?”市民陈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对此,本报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工人在收割滨湖公园中心湖里的水草。
水草给湖面盖了顶“锅盖”
昨日,记者从位于朗州路附近的西大门进到公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心湖上漂浮着大量类似浮萍的绿色植物和一些落叶。放眼望去,整个湖水里全是黑压压的水草。走近岸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水里生长着好几种不同类型的水草,有的甚至已经探出湖面。湖面有几只小船,船上有工人正在打捞水草,打捞上来的水草叶子细长呈波浪形。“公园改造之后确实上档次了,但现在湖水这样子有些煞风景,总觉得很不干净。”有市民经过湖边时说。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滨湖公园里散步多年了,之前都没见过水草如此疯长,“今年头一次看到,3月开春后,我在湖的西北角看见星星点点的水草漂浮,开始并没有当回事,但水草的繁殖速度让人惊讶,短短两三个月就几乎将整个湖面填满了。水草是从四周的浅水区向湖心扩张,现在湖心的深水区也长满了水草,感觉就像给湖面盖了顶锅盖。”
其实水草在为湖水“抽脂”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负责滨湖公园水体改造的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谢姓负责人介绍,滨湖公园中心湖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老湖,湖底淤泥深厚,富营养化是影响水质最主要的因素。利用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方法。水体生态系统主要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底栖动物和有益微生物构成。
滨湖公园中心湖采用的水生植物包含6种挺水植物:菖蒲、鸢尾、梭鱼草、伞草、美人蕉、水葱;6种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菹草、苦草、眼子菜;三大类十二小类浮叶植物:睡莲、芡实以及荇菜等。针对滨湖公园中心湖富营养化的情况,公司还特意加大了水生植物的投放量,吸收水中的营养,通过定期收割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由于近期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导致水草生长过快,来不及收割,所以看起来有些影响美观。目前,公司已经加派了人力,加大了收割力度,月底还将调配一台水面收割机参与收割。“简单来说,就相当于利用水生植物抽掉水里多余的‘脂肪’,水越肥,需要的植物量越大。”该负责人强调,生态修复有个过程,计划今年让沉水植物彻底消除水体80%的富营养后,就只会保留有景观效果的、长不出水面的优势植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