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居民都是靠着自己的劳动赚钱的。
但是,最近两年,我们的劳动之路变得越来越苦涩,也越来越艰难。
一方面,受制造业不景气、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低学历、低技能的农民在进城务工时遭遇挫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尽管从数据上来看,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是正增长的,但是实际到手的收入却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特别是高龄(高龄)农民工,他们很难找到工作挣钱的途径。
说高龄农民工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都不为过。
一、杜绝“一刀切”
淘汰高龄农民工是否合理?当然有!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井下、高空和特别艰苦的工作中,男的60岁以下,女的50岁以下,女的50岁以下。
而建筑工人一般都是在高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体力工作。
但是,《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中,却有一条规定,对于高龄农民工,企业不能因为年龄原因而“一刀切”地开除。
而且,在2023年的《一号文件》中,还提到了要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基本工作权利,禁止“一刀切式”的淘汰。
二、工地工人“实名制”
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末,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已经超过了2.9亿人,而在这当中,有46.1%的比例是在建筑和制造业,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1.7岁。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每月平均所得,也会逐渐减少。
事实上,为了缓解用工乱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市场用工环境,也为了避免出现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的情况再次出现。
国家要求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从2016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农民工实名注册试点,海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多个省份都已建立了农民工实名注册信息平台,并逐渐与全国建筑劳务实名注册系统进行了对接。
三、高龄农民工遭清退
什么是高龄农民工?按照老黄的理解,只要是超过50岁的农民工,都可以被称为大龄农民工,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是白领一族所无法企及的。
因为高龄农民工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拒绝他们的加入,之前上海和江西都已经发布了“清退令”,禁止高龄农民工进入建筑业。
四、实名制的“3大优点”
1、加强施工单位的用工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并对工资的支付作出规定,以避免由于层层分包造成的工伤鉴定困难,以及无故拖欠工资等混乱现象;
2、对于没有通过实名注册,并且没有接受过基础职业训练的农民工,一律禁止进入工地,这样既可以提升工人的专业素质,又可以保证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3、在实行“实名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子女教育、落户住房等各项政策,让农民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是随年龄而衰退的,如果一刀切的话,将会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失去经济来源,无疑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冲突。
因此,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让高龄农民工有钱可赚,有老可扶,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