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切除如何把握好“适量”原则-打瘦脸针吃牛肉危害

频道:整形医生 日期: 浏览:0

当我们咬紧牙关时,面颊两侧会有两块明显变硬变紧实的肌肉叫做咬肌。简单来说咬肌大概位于腮帮处,和下颌角一样会影响脸型是宽是窄、是方是圆,是影响脸部中、下半部外观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咬肌?

咬肌是咬合动作的主要执行肌,与颊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眼轮匝肌等共同完成咀嚼动作。

浅层纤维起于颧弓前2/3处,深层纤维起于颧弓后1/3处及其内表面,是两块强壮而厚实的方形肌肉。

咬肌受人种,性别,年龄,脸型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发达,年长者比年少者发达。咬肌大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求美者的咀嚼习惯,因为其收缩产生用力闭嘴运动,故经常爱吃硬食、常常咀嚼的求美者,如常吃牛肉干,爱嚼口香糖等,咬肌会相应的发达肥厚。

如果求美者从小就爱吃硬食,尤其青春期阶段也是如此的话,

那么下颌骨往往也会在其作用影响下发育过度,形成方形脸,国字脸等

。正因为咬肌、下颌角有一些共通元素和相互影响的原因,

因此下颌角肥大的求美者,往往会合并咬肌肥厚症状

。此外咬肌肥大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咬肌能切除吗?

有咬肌肥大问题的求美者在改善脸型时,就不能只考虑将突出的下颌角截掉这么简单了。因为下颌角截骨术只能改变面部骨骼,而肥大的咬肌作为肌肉组织还是会撑大面部,影响手术效果。程度较轻的咬肌问题,求美者可以选择注射瘦脸针的方式加以改善。

而严重的咬肌肥大因为瘦脸针的效力和时效性有限,则只能选择手术方式加以去除

一般来说咬肌切除是会与下颌角截骨术同时进行的

。咬肌切除是在口腔内部做切口,并根据咬肌肥大的程度,从切口部位切除适量的肌肉组织,然后再对伤口部位做缝合处理,这样就能够达到缩小咬肌的效果。手术伤口在口腔内部,并不会对皮肤表面造成损伤,术后不会留疤,效果也比较自然,

而且肌肉组织被切除以后不会再生,术后可以长久维持

不过咬肌切除并不意味着去除掉所有的咬肌,而是必须保证适量原则

。因为咬肌的功能非常重要,且咬肌部位还分布着血管和神经,所以咬肌切除的量要以不影响其功能为前提。此外咬肌毕竟是面部软组织的一部分,还起着维持脸型轮廓的作用,如果完全没有咬肌,脸颊后部的皮肤就会紧贴下颌骨,那么这个局部就容易有明显的凹陷畸形,影响面部的美观。

因此咬肌的切除要注意相对保守,通常咬肌部分切除后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不到一定程度、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切除,

我也不建议求美者单独做咬肌切除术

。如果咬肌明显肥大,则应根据经验和临床观察进行部分切除,但

切除量一般不应超过下颌体区咬肌厚度的三分之一

,这样才是保证安全合适和美观的。

因此,求美者在做整形前找到专业医生检查确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最好不要看到他人的良好效果,就也想“紧随其后”。只有保证自身安全和功能正常的方案,才是适合自己的整形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