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价格打五折这还只是开始2020年牙齿矫正价格

频道:整形医院机构 日期: 浏览:0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陈伊凡

头图 | 视觉中国

这一次,全国最大规模的集采,真的把种植牙的价格打下来了。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根据四川省药械采购平台公布的拟中选结果,参与集采的55家企业,共有39家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低至900元,与集采前的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下降了55%。

这次中选品牌中,不乏价格高昂的国际大品牌,国产口腔种植体系统每套价格最低达到548元。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本次集采覆盖全国1.8万家医疗机构,总量287万套种植体系统占到了全国年种植牙总量(400万颗)的72%,官方预计每年可为患者省下40亿元左右的费用。按照四川省医保局此前公布的对种植牙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一颗种植牙的费用将从原来的1万到3万元,降到4000到6000元,降幅在50%以上。

国家医保局预计,到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患者有望全面享受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

至此,种植牙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高值项目,随着市场的下沉,种植牙将越来越多进入寻常百姓家,为患者谋福利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种植牙市场的格局。

这是集采向消费医疗开的第一刀,它将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开‘卷’有益。”医保研究专家仲崇明告诉虎嗅,这里的“卷”,是“内卷”的“卷”,并称“这次的降价是重要开始”。

打碎种植牙的高价

高价种植牙的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

从拟中选结果看,价格较高的欧美品牌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来采购价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其中,一直高高在上的士卓曼最低价降到了873元/套。

市场用量较大的韩国品牌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至此,种植牙的整体价格有望降到5000元左右的新低。加上牙冠耗材集采降价,官方认为,该项目最终降价幅度可以达到50%左右。

“这次集采的降价成效对全国有普遍干预意义。”仲崇明告诉虎嗅,相比宁波、蚌埠等地的地方性集采,这次大规模集采更具有普惠性。

从需求端看,因为口腔治疗没有纳入医保,而且价格普遍较高,再加上,此前国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老年人普遍都存在牙齿缺失却不修复的情况。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调查报告》,中国65岁至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为22.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达到4.5%。在这一年龄段的缺牙人群中,未修复缺牙的比例就有36.8%。更多调查显示,不同地区未修复缺牙的比例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北京,2015年一项涉及324名65岁到74岁老人调查发现,只有21.9%的人完全没有修复。而在陕西西安,针对427名65岁以上缺牙老人的调查发现,56.91%未修复。缺牙未修复率,在成都第五医院针对养老院8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中,达到42%以上。

另据《上海口腔医学》2018年刊登的一篇调查报告,即便在上海市也有近30%的老年人,虽然有种植牙需求,但是因为价格过高不得不放弃。

按照口腔科医生的建议,牙齿脱落后,1到6个月应该及时修复,否则容易出现牙齿移位、降低咀嚼能力、牙龈发炎,不仅会影响美观、发声,还会导致更多牙齿脱落、引起牙周炎、胃肠功能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种植牙是其中一种修复方式。

所谓“种植牙”,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精密的“钉子”钉在牙槽骨里,再在钉子上镶上假牙的一种医疗服务项目。这种假牙可以更高水平地模拟天然牙,也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是一种体验更好的修复方式。

“口腔种植从纯的消费医疗向普惠医疗有变迁,此次降价及持续实施必然带动长期的市场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仲崇明告诉虎嗅。

除了种植牙,还有可摘取的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烤瓷牙)等修复方式。种植牙降价,势必对其他修复方式形成降维打击,推动更多项目降价,使患者受益。

四川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中部分进口产品拟中选价格

↓↓↓

品牌/企业

拟中选价格

(元/套)

产品系列类别

品牌/企业

拟中选价格

(元/ 套)

产品系列 类别

熙直美CSM Implant

620

四级纯钛种植体

韩国新世纪

620

钛合金种植体

韩国仕诺康

647

四级纯钛种植体

熙直美 CSM Implant

620

钛合金种植体

纽白特

729

四级纯钛种植体

科特斯(以色列

750

钛合金种植体

登腾

770

四级纯钛种植体

爱美蒂

893

钛合金种植体

奥齿泰

771

四级纯钛种植体

卡瓦盛邦/阿尔法

918

钛合金种植体

柯威尔

838

四级纯钛种植体

喜客瑞士

999

钛合金种植体

韩国迪耀

865

四级纯钛种植体

登士柏/密易施

1020

钛合金种植体

沃兰(韩国)/士卓曼

873

四级纯钛种植体

安卓健/士卓曼

1343

钛合金种植体

韩国美格真

910

四级纯钛种植体

雅定(以色列)

1040

钛合金种植体

台湾美佳境/士卓曼

911

四级纯钛种植体

B&B(意大利)

1163

四级纯钛种植体

登士柏(美国)

1853

四级纯钛种植体

士卓曼(瑞士)

1855

四级纯钛种植体

诺保科(瑞典)

1855

四级纯钛种植体

数据来自: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及医药价格监管平台,虎嗅制图。

注:仅以价格高低排序,最终中选结果以官方公布为准。

“组合拳”让进口品牌也低头了

种植牙集采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集采”,主要是因为存在该项目不是医保支付项目,而且表面上看是耗材价格高,但是实际上医疗服务收费才是大头等问题。

这些都增加了种植牙集采的难度,集采到底能将种植牙的价格降下来多少,从最开始就是充满悬念的。

国家为打破种植牙高价也确实煞费苦心,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反垄断等铺垫后,才对口腔种植体系统、牙冠耗材等进行集采,可以说,这是卫健委、医保局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作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才最终将其价格打下来。

从收费事项看,种植牙包括了三部分——口腔种植体系统(包括种植体、修复基台、愈合基台、转移杆、种植体替代体)、牙冠耗材和医疗服务。

一直以来,这些项目都是打包在一起,面对患者和面对医院内部,有两套价格体系。表面是种植体价格最高,实际上70%左右是医疗服务费用。

在两套“账单”背后,种植体的超额费用一直在补贴医疗收入。

因此,医保降价的第一步就是将种植牙的三部分明确分开,医疗服务价格采取行政手段规范价格,种植体和牙冠这些耗材也通过集采的方式降价。

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已经给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画出了标准线4500元,上浮不超过20%。

四川省医保局,还对省内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按照医院的级别不同、城市不同,种植牙医疗服务的价格调整至3500元到4400元。这个价格相比部分省份种植牙医疗服务实际价格9000元的水平,降幅也有50%。

而与此前对高值耗材的集采不同,在本轮集采之前,

市场监管总局给跨国巨头士卓曼开出了一张3438.6万元的反垄断罚单。

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看,士卓曼在中国销售口腔种植体的过程中,就是与交易相对人(主要是连锁型民营口腔机构)签订了两个垄断协议——“固定向第三任转售商品的价格”和“限定向第三任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通过这种方式限定种植体在终端的售价。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医疗机构以多少钱采购了种植体,都必须以相对较高的价格销售给患者。

而这里面涉及的终端,包括了公立医院、DSO客户(连锁大型民营口腔机构)和普通民营口腔机构三类。其中又以店面覆盖全国各省份的DSO客户为主。

这样一来,终端的价格就不能随意改变。加上“补贴”牙医的潜规则,最终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不能掌握产品信息,也会倾向信任高价产品。

综合作用下,种植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一口牙县城一套房”“一口牙一辆宝马车”的说法。

来自《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一套操作下来,跨国巨头的垄断行为被破除,市场调节机制复苏,进而令集采释放威力,最终也确实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降价结果。

从前述拟中选结果也可以看出,与冠脉支架集采、骨科耗材集采、宁波种植牙集采中大批进口产品弃标不同,本次集采中,虽然士卓曼也有一款钛合金产品系统报价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报价在这个标准以下才有效)直接出局,

但是还是有多个进口品牌给出了低价,最高拟中选价1855元,最低价格只有600多元。

更重要的是,口腔种植体系统,是种植牙这个利益链上核心环节,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此幅度的降价,在很大程度上挤干了中间价格水分,也打破了原有的利益输送链条。

种植牙降价只是一个关键的开始

种植牙集采,医保部门首次对非医保支付的消费医疗“下手”,带来的影响不局限于种植牙,甚至不只存在于口腔医疗。在医疗回归公益本质的前提下,这意味着

任何价格高、利润高、存在利益输送风险的消费医疗项目,都可能会被纳入到集采范围内。

从这个意义上讲,种植牙领域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事实上,在经过从不相信种植牙会集采,到看衰通策医疗等口腔连锁医院之后,人们已经逐渐接受种植牙集采全面铺开的事实,并且开始乐观估计:在产业链下游,种植牙市场将大幅放量,在产业链上游,国产品牌将大规模替代进口。

这种想法的来源,是韩国的成功案例。2012年到2018年,韩国分三次将种植牙等牙齿修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自付金额最低可以达到30%。这促使韩国种植牙渗透率跃居全球第一,每万人种植牙500颗以上(2019年)。这个数字是美国的6倍以上(75颗/万人)。

东北证券医药研究团队分析报告指出,如果“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四个年龄段的渗透率分别提高到3.5%、2.5%、0.6%、0.7%,则

中国种植牙市场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82.7亿元。

来自:东北证券(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统计局、WIND数据整理)

不过,在中国,这个渗透率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东北证券也用了“远期渗透率”这一概念。前提也与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上海市交通大学中国医学发展研究院袁素维、张丽莉在一项关于种植牙费用的研究中指出,2018年上海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3221元,同期,一颗种植牙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远远高出了这个标准。

正因为此,种植牙在中国渗透率非常低,到2020年,全国种植牙总数400万颗,每万人种植牙数量只有28 颗。

集采降价后,种植牙在绝大多数省份还是没有纳入医保,其费用即便降到4000元到6000元,仍然超过了上述上海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水平,也必然超过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支付能力,这还是会影响患者的消费意愿。

从通策医疗的财务报告来看,浙江宁波种植牙集采之后,作为浙江最大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通策医疗确实遇到了咨询的人多,而真正下单的不多,大多数人还在“观望”的情况。

如果要真正促进消费,还是需要在支付上做一些调整。

仲崇明认为,

宁波将专项治理方案与个人账户管用高效支付结合起来的方案值得借鉴。

在这一方案中,医保个人账户的历年账户,可以用来支付目录内的种植牙项目。

支付能力之外,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客观上牙医资源稀缺等,也都会制约种植牙市场的释放。集采之后,

随着口腔机构将业务下沉基层,如何解决专业牙医紧缺问题,仍然值得思考。

比如:尽管2015年以来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保持了近10%的增长,总规模已经达到千亿元以上,但是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火石创造的《中国口腔行业报告》2020年中国人均花在口腔上的医疗费用只有136元。数字背后,不止种植牙上投入少,常规检查、洗牙等都很少。

再比如,根据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有口腔类别的执业医师22.1万人,平均下来2万多人共享一名牙医,而且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特别是东部地区。

类似种植牙这样的项目,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非常高,耗时也很长——种一次牙至少需要挂三次号,中间时间跨度6个月到9个月。在这种情况下,降价后,如何确保种植牙医疗服务的供应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

口腔市场还有正畸、美容等增长势头良好的新兴领域。医疗机构是否有积极性推进种植牙项目的放量?

据口腔医疗行业人士向虎嗅透露,在集采较早的宁波,很多诊所虽然也提供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但是业务中心也在向更有利润的产品和项目倾斜。降价后的种植牙,变成了流量入口、成了促进高消费“钩子”项目。

在其背后,既有种植牙服务遇冷的风险,也需警惕商家推出更多新的高端项目,变相增加患者负担。

对于上游产业链,国产替代虽然也有其机会,但是因为进口产品降价诚意太满,国产品牌所面临竞争压力也会超过预期。

接下来,类似种植牙集采降价的情节,也将在口腔正畸、近视手术、植发、医美,乃至心理咨询等诸多领域发生。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厂

磨损试验机厂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