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和桂英在马家阳坡的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姑娘,姑娘粉琢玉砌般的,皮肤白嫩细腻,大眼睛双眼皮,简直就是一个小美女。当时在这里搞社教的两个军队干部,第一次见到大李两口子,就说:“你们不是山里人,应该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当看到孩子们的时候,“你们肯定是城市里的人,看你们这样孩子一个比一个俊美,还有气质,你家的大宝一看就是有教养、有出息的。”
这两个部队到小山村搞社教的军官,一个是营长,一个是营副,到这里帮助建立村组织,同时参加生产劳动,两个解放军战士真是给老百姓起了榜样作用,大冬天的侍弄生产队的牲口,愣是把手冻裂了血口子,当地的老百姓看了都心疼,不忍心再让他们干什么。小村的组织很好建,不像大村有人争有人抢,这里是谁都不愿意干,最好只好才是轮流坐庄。
这里处于渭河流域,渭北地区,气候宜人,风调雨顺,土地是典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地带,产量也是比较高,就是没有很好的道路,物产丰富,限于交通条件和工具,运输不出去,所以,老百姓绝对不愁吃喝,当然,老百姓经济情况,不是太好,有东西卖不出去,只能把杏、桃、野枣收集起来,敲碎,专取核,卖给药材铺,换取一些零用钱。
大李娶妻生子,生活安定下来了,也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时隔近三十年了,给姐姐去了第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情况,询问两个弟弟的下落。
住在上面的老彭,总是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肉食,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煮着享用,肉味飘香,吸引着村里人,有人看了老彭煮的肉,说是什么金钱肉,二宝好奇的问“爸爸什么是金钱肉啊,好不好吃!”“小孩子家的就知道嘴馋,不要瞎打听。”父亲呵斥道。
到了六六年,大李又见了三宝,这三宝刚生下来,也是虎头虎脑的,十分壮实,谁知不到一周岁的时候,突然发起烧来,一阵紧似一阵,摸一下头,烫的发烧,两口子安排好孩子,抱着三宝往镇里的医院跑,走到半道,孩子的脸都变紫了,满嘴吐白沫,一抹身体都凉了,桂英不由的大哭,大李赶忙劝解,说:“不要伤心了,哭对你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呢!”“他不愿意做咱们的孩子咱也没有办法啊!把他扔了吧!”夫妻两个就把孩子扔到草窝里,恋恋不舍的走,走了二十来分钟,桂英喃喃地说:“我好像听见了孩子的哭声,我、我、我好像听见了孩子的哭声!不能让狼把孩子吃了!”疯也似的跑向丢孩子处跑去,到了那里一看,孩子脸色没有那么难看了,摸了摸,好像有点温度,试一试鼻息,仿佛还有气,桂英一把抱起三宝,“我的儿,我的儿,我可怜的儿,我们一定把你治好!”两口子加快脚步,到了镇医院,医生一看说:“你们一定要抢救的话,要赶紧的去县医院或宝鸡市里的医院,看样子是急性脑膜炎。现在的状况,恐怕去了也完了!”“就是完了,我们也不放弃!”两口子雇了个驴车向县医院赶去。也许这三宝命不该绝,竟然好了,回来后,老马家里说这孩子命硬,给他套个圈吧,于是,专门做了银项圈,套在三宝的脖子上。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请勿抄袭,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以上,包括以前所发,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