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市民冯先生遇到了烦心事。本来买的“小儿意外险”就是防止发生意外的,但是意外真正发生后,“矫形器”项目却因为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相关“规定”花了钱却无法理赔,让冯先生想不通。
“我家小孩今年5岁,3月初在家里玩耍的时候不慎摔倒,当时摔了以后小孩哭喊着右胳膊疼,随后我们将孩子送到了宝鸡市中医医院检查就医。经过急诊科的治疗,需要安装矫正护具恢复,我们买的有太平洋保险的‘少儿超能宝两全保险3.0版’想着可以全部报销理赔,但是出院后找理赔的时候被告知不在理赔范围内。”市民冯先生向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反映称。
病历诊断证明(下)
据一份宝鸡市中医医院诊断书显示,小孩右尺骨鹰嘴裂纹骨折。建议外固定2-3周,严禁私取外固定物。
冯先生表示,事发以后孩子正常出院开票,想着自己买了一份太平洋保险,可以报销,可以减轻经济负担,但是谁知道打太平洋保险理赔电话的时候,被告知其中有一项费用“肘部矫形器”一具,花费450元不能报销,理由是条款里面有规定,“用于矫形、整形、美容、心理咨询、修复等费用责任免除。”
4月11日下午,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联系到太平洋保险宝鸡分公司一工作人员,其表示冯先生的保险业务当时是由另外一个同事办理的,对于冯先生所说的“矫正”费用不能报销的依据,理赔部也给其解释过,国家和保险公司都有规定,矫形器械类等项目不在报销范围内。
冯先生则认为,免责条款里面的“矫形”概念模糊,我家小孩是意外伤害后的矫形,又不是先天性的某种矫形器使用,应当理赔。
在宝鸡从事保险行业的一业内人士向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表示,骨折后打石膏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但是现在有一种外固定支具器械,使用这种塑料或柳条、塑钢、藤条编织的材质的支具或矫正器不使用石膏固定,比较轻巧、舒适、便捷,但这个产品的费用根据各保险公司对产品审批规定及实际情况,不一定能报销。
他建议消费者,就医时需使用商业保险的,建议先咨询清楚对方保险公司业务理赔员,再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以免造成“有保险不能报销”等情况引起的经济损失。
华商报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