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无到有,国民健康水平总体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看路桥,医疗卫生事业,70周年,今非昔比。
1949—1994
新中国成立之初,路桥只有一家公立医院——路桥区卫生所(黄岩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路桥区卫生所)
1951年11月
组建了台州专区第一个联合诊所——新桥联合诊所。
1952年—1956年
上世纪50年代的金清区卫生所
金清区卫生所成立。金清区、路桥区妇幼保健站成立。
黄岩县路桥区卫生所改为黄岩县路桥卫生分院,并于1956年9月设立中医科。
1960年—1966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医院”门诊部
路桥卫生分院几经更名为黄岩县第三人民医院。1960年,在全县率先施行双曲唇弓矫器治唇向错位,获得成功。1961年建立手术室。
全县恢复、新建11个全民所有制的区卫生院,60个公社联合诊所、1个区中医院和直属公社联合医院。农村乡院减至3所。
1977年
黄岩县第三人民医院开始拥有救护车,并增设心电图、超声波室和针灸科,设立传染科病区,至年底,医院床位增至105张。
1981年—1989年
金清在全县率先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1985年普及全县。
逐渐普及小学一年级新生、幼儿班儿童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入托制度。
1987年,路桥区卫生院新门诊大楼落成
1994—2014
1994年12月
路桥区卫生局成立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208个,床位532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40张,卫技人员821人,每千人口卫计人员数2.20人。
建区初期的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
1994年—1999年
路桥广济医院开诊,为境内首家民营医院。而后,路桥博爱医院、珠光医院、路桥理森皮肤病医院等陆续开诊。
路桥区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出生医学证明》。
1997年,路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1999年,路桥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在各乡镇(街道)建立独立法人的预防保健所;路桥区所有接产单位被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爱婴卫生院”称号。
2001年——2003年
路桥区“120”急救电话正式开通。“120”急救分站试运行。
多年以后,空中“120”应用到医疗救护工作中
2003年,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台州医院实行体制重组,更名为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次年1月挂牌运行,在全省率先实行国有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资源重组。
2003年5月,路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首次获得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2003年11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工作全面启动;同年12月,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
2004年—2013年
2004年,路桥区开始实施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首例活体角膜移植术在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成功实施。
2010年2月,路桥区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3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全区10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中药饮品除外)零差率销售。
2011年11月,章氏骨伤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2年5月,开始实施35-59周岁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同年12月,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
2014—2019
加大投入、推进改革、提升服务
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2014年
8月,路桥区实现首例人体器官捐献;12月,路桥区实现首例活体捐献。
9月,中央山健康主题公园开园,为台州市区首个健康主题公园。
投资8亿元的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建成并开业,路桥再添一所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兴建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
2015年—2019年
路桥区委、区政府连续投资1亿多元,新建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路桥区中医院、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实现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的全覆盖。
2017年,路桥承担台州市医共体改革的省级试点工作,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以治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把健康干预融入每一个人生命全过程。
2017年配置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仪
近几年,路桥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方式,打造贯通全流程、覆盖全辖区、适用全人群,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土耳其人哈里接受会诊
医卫发展与探索,皆为群众之健康。
(原标题《从35岁到77岁,原来健康路桥进步这么大……》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