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这是近期的几个典型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近日,南宁市青秀区建政司法所所长刘军正在给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授课。
“我们对矫正对象实行人性化管理,思想可以诉、困难有人帮,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的放矢’。”刘军说。
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南宁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手机、电子腕带、移动APP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准确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和行为动态,增强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监管力度、提高抽查次数频率和历史轨迹分析力度,同时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风险研判分析会,全面系统掌握社区矫正安全风险情况。
在此基础上,该市着力推进依法矫治、改造育人,每月在各县区轮流开展购买服务项目,通过举办讲座、团体辅导、心理评估和矫治等服务方式,由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组成服务机构团队,以专业的培训模式为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教育帮扶服务,帮助矫正对象“矫有所长,学有所获”,从根本上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质量。(孟振兴)
作者:孟振兴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