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撰写
|李玉波
编辑
|LEE
蓝筹企业词条|
华熙生物
没有人比华熙生物更懂玻尿酸。全球玻尿酸产业发展经历了动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再到酶切法的三次关键性技术革命,华熙生物主导了后两次。【1】
早在2007年,华熙生物就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玻尿酸)生产商。随后华熙生物不断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如2005年将玻尿酸替代化学保湿剂用于隐形眼镜护理液,2012年推出国内第一支医美针剂“润百颜”,2020年初推出“黑零”等功能性食品等。目前已形成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自2019年11月于科创板上市后,市值已翻了两倍。【2】
图片来源:yahoo财经
▶ 技术优势
19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从公鸡冠里提取玻尿酸,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昂,产量还极低,导致当时的玻尿酸价格比黄金还贵。当时的用途也仅限于眼科手术的黏弹剂和治疗关节炎的注射液。
1980年代,“中国玻尿酸之父”、著名的生化药学家张天民从人的脐带及鸡冠中成功提取玻尿酸,并于198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款用于眼科手术的玻尿酸注射液,迈出了我国玻尿酸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张天民的学生、华熙生物的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全程参与。1992年,郭学平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发酵法生产玻尿酸小试研究,填补了中国该项技术空白。之后其团队将发酵产率从最初的不足3g/L提高到2019年的12-14g/L,这不仅高于文献报道的行业最优水平6-7g/L,制备出的玻尿酸纯度也更高、品质更优,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推动了我国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玻尿酸的工业化。
2011年,华熙生物又实现了行业的另一项技术革命,在全球率先实现酶切法规模化生产小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酶切法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大幅度降本增效,更在于能够自由控制玻尿酸分子量的大小,获得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尤其是低分子,大大打开了玻尿酸的应用领域。【3】
▶ 主营介绍及占比
华熙生物近三年的营业总收入平均增长率约为47.8%,2020年达26.33亿。
数据来源:wind
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近几年营收均实现翻倍增长,2020年创收达13.46亿,占比51.13%,首次超过原料板块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毛利率超80%;
原料板块在收购东营佛思特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占比约为47%,国内市场占比超70%,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收首次负增长,约为7.03亿,占比26.72%,毛利率在78%左右;
医疗终端板块2020年创收5.76亿,占比21.87%,毛利率在几大板块中最高,在85%左右。但是相对于爱美客该板块增速较慢,并且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而最新推出的功能性食品目前创收很小,未有明确的营收数据,市场对食用玻尿酸的效果仍持怀疑态度,该板块的后续发展有待时间检验。【4】
▶ 实控人
华熙生物的实控人为董事长赵燕,她通过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股比例达59.06%。从2001年投资接管华熙生物,带领华熙生物从山东的一家小公司到全球第一大玻尿酸原料商,再到玻尿酸全产业链平台公司。从香港交易所上市、退市、再到科创板上市,如今的赵燕以463亿个人身家荣登2021新财富女性榜第8名。
除华熙生物外,赵燕控股的一家投资公司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总资产逾800亿元,这家公司不仅拥有海内外80余家全资子公司和投资控股、参股公司,涉及的领域也颇为广泛,涵盖地产、金融证券、影视娱乐、医疗美容、服装服饰、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5】
参考资料:
【1】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又名玻璃酸、玻尿酸)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人体内主要分布在眼玻璃体、关节、脐带、皮肤等部位,发挥重要生理功能。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润滑性、黏弹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在医药(骨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胃肠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肤科等)、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中应用十分广泛;
【2】依据华熙生物年报及公开资料;
【3】以上依据公开资料整理;
【4】数据来自华熙生物年报;
【5】依据福布斯中国对赵燕的采访。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