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赴韩整容多成“冤大头”
当人们满心欢喜赴韩“再造美丽”的时候,却不知道两只脚可能已经跨入了整容的“美丽陷阱”。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整容机构采用的几乎都是多重收费标准:韩国人最便宜,其次是中国留学生,中国游客收费最高,手术价格是韩国人的两三倍。以双眼皮手术为例,虽然不同医院价格有差异,但一般收取韩国人的手术费折合人民币为4500—6700元,中国人则需要约人民币1.4万元。《生命时报》记者在韩国采访时发现,中国人想在韩国整容,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万万不行。私下里,美容机构都有自己的手术类别价目表,在这份表格中,价格往往被划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为正常价格,也就是为韩国人定的标准,第二级为内部人员介绍客人加价后的价钱,第三个则是由中介公司、旅行团介绍客源加价后的价格。一般,从正常费用到加收后的费用上涨幅度为50%—70%。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注射美容中心主任马继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韩国做手术花的钱,只有1/3被医院拿走,其余的2/3都花得冤枉。如果你是自由行的游客,钱可能会进翻译的口袋。这些专门在整形医院做翻译的大多是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医院与他们商谈费用,不同手术提成不同。如果你运气好,遇到好点的翻译,会陪你多走几家,帮你讲讲价。如果遇到不好的,可能只忽悠你去一家,或者联合医院抬高价格赚你一笔。翻译水准也是一塌糊涂,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公关部主任崔青告诉记者,她们在韩国就遇到过一些中国学生做翻译,大夫的讲解、患者的需求不能准确翻译,不懂专业术语,没有经过培训,不但影响手术效果,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通过中介和旅行社赴韩整容的人,可能花得更多。一旦找了中介公司,就意味着你不但要掏比韩国人高出两三倍的手术费用,还要多掏至少30%的中介费。虽然韩国国际医疗协会把中介费的限额规定在10%—15%,但这个建议对违反规定的商家并无制约作用。为了吸引顾客,中介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他们与医院商量获得更高昂的手术费,一方面利用各种手段造势,伪造客户资料,电脑合成照片,在各大论坛网站撒网,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曾经在某大型旅行社为韩国整容团招揽客人的程先生。他说:“旅行团和‘自由行’唯一的区别是,旅客们到了韩国不是观风景,而是参加各个整形医院、诊所举行的推介会。”徐女士也从事过同样的工作,她告诉记者,其实,这样的团现在已经少了,一是韩国很多诊所在国内设有办事处,有的国内美容院和韩国也合作。二是现在自由行越来越多,客人会自己联系诊所。
按理说,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人,应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位于韩国首尔江南区的狎鸥亭洞是闻名于世的整容一条街,这里云集了近400家大大小小的整形医院和美容院,各自的招牌重重叠叠地悬挂在耸立的高楼外,有的就是个三居室,三四个人组成的医护团队中,主刀医生可能只有一两个,护士则身兼数职——接待、财务、配合手术。记者在一家整容诊所中看到,没有挂号台、衣帽间和更衣室,院长是这里唯一的医生,地方不大的手术室里消毒水味道很浓,一张手术床和两个无影灯显得孤单而冰冷。对于韩国整容诊所的就诊环境,去实地考察过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大夫们告诉记者,韩国很多整容机构手术操作根本不合格,不但术前不做检查,参观者甚至能随意推开正在手术中的手术室大门。手术医生有没戴帽子的,有没有换鞋的,还有的医院根本没有住院条件,这无形中给患者带来了感染风险。韩国《国民日报》曾报道说,在上述400多家整容医院中,150家没有整容外科专业医生资格证。
要说更冤的,就是那些花了大价钱,手术却不理想,不得不再花钱返工的人。“在韩国整容失败,来我们医院做修复的人太多了。”马继光告诉记者,他有一个病人在韩国做了双眼皮、去眼袋和隆鼻手术,由于眼部脂肪抽得太多,眼睛凹陷得厉害,看起来很怪异,韩国大夫又为其进行了修复,结果比以前眼袋更大了。“我们刚接待了一个患者,她在韩国花了近20万人民币做抽脂,但手术不成功,又来我们医院修复。”赴韩整容失败,甚至死亡的案例也被媒体频频曝光。程先生也表示,他接待的旅行团中,对手术不满意,再去韩国或在中国返工的客人不在少数。手术纠纷也在增加,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维权困难。